2025年7月6日至7月12日,智能装备学院“薪火领航”社会实践团深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力藏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义务支教活动。队员们怀揣教育热忱,化身乡村教师,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温暖陪伴,用知识的力量浇灌希望之花,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一、精心筹备,为爱启航
针对力藏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实践团在行前进行了充分调研与精心准备。结合当地小学生实际情况,特别是前期普通话推广活动中发现的语言学习需求,团队设计了涵盖学科基础巩固、语言能力提升、兴趣素养拓展、心理健康关怀四大板块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队员们精心备课,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教具和趣味十足的互动课件,力求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燃”起来。

二、课堂内外,播撒希望
在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倾情投入,各展所长:“语”你同行,推普启智: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发音痛点,开设“趣味拼音”课程。队员们运用卡片游戏、情景对话、绕口令比拼等形式,重点纠正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声调问题。原本羞涩不敢开口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变得自信,勇于用普通话表达。

夯实基础,点燃兴趣:开设“数学思维训练营”、“科学小实验”等课程,将抽象的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动手实验、小组竞赛、故事演绎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知识不再枯燥。
美育润心,拓展视野:美术课、音乐课、阅读课等,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与人文的窗口。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美景,用歌声表达快乐,在故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心灵陪伴,守护成长: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开设“阳光心理课堂”和“成长信箱”活动。队员们通过团体游戏、谈心谈话、书信交流等方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解答成长困惑,传递温暖与关爱,成为他们信赖的“大朋友”。

三、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双向的成长。
孩子们的变化:从最初的拘谨到课堂上的踊跃举手,从发音模糊到能清晰朗诵短文,从对知识的好奇到主动探究……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队员们倍感欣慰。他们纯真的笑容、求知的渴望,成为队员们最大的动力。


队员们的收获:“这次支教让我深刻理解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含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让我更坚定了服务基层的信念。”一位实践团成员动情地说。深入乡村,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国情民情,锻炼了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得到极大增强。力藏村村民的淳朴热情和孩子们坚韧向上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队员。
四、薪火相传,展望未来
短暂的支教活动虽已结束,但爱与希望的种子已在力藏村孩子们心中播下。实践团为每位参与的孩子建立了“学习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并留给后续帮扶力量参考。同时,团队积极与村小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探讨适合当地的长效教育支持模式。
智能装备学院“薪火领航”实践团在力藏村的支教之旅,是一曲青春与希望的协奏曲。他们用知识照亮乡村课堂,用爱心温暖童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这份青春的“星火”,不仅点亮了力藏村孩子们的梦想之光,也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薪火相传,筑梦未来,青年学子服务乡村的脚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