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25年7月8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智能装备学院“薪火领航”实践团深入陇南市哈达铺镇力藏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环境卫生改善与文化氛围营造,通过卫生清扫与创意墙绘,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当天,队员们分成环境清洁和墙绘美化两个小组同步行动。环境清洁组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对村委会广场、主干道两侧及会议室的杂草、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他们认真拔除砖缝杂草,清扫落叶杂物,并擦拭会议室桌椅门窗,使村委办公环境整洁一新。

墙绘美化组首先细心为村内褪色的村委会标题重新刷漆描字。“力藏村党群服务中心”几个鲜红醒目的大字焕然新生,成为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来村民们的驻足称赞。

完成标题翻新后,该小组继续以文化赋能深化环境提升。他们在党群服务中心外墙上精心绘制了一幅主题为“倡导文明新风 共建美好家园”的水墨风格墙绘,融合了红梅、粉荷、苍松等元素。中式水墨笔触与文明标语相得益彰,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的“面子”,更增添了乡村文化的“里子”,艺术化地传递出环境共治、文明共享的理念。

从缤纷墙绘勾勒文明画卷,到辛勤劳动扮靓乡村底色,再到鲜红标题彰显服务宗旨,实践团的一系列行动有效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与“内涵”。如今,崭新的墙面诉说着新风尚,整洁的街巷展现着新气象,醒目的标语凝聚着新力量。这生动展现了实践团成员扎根乡土、服务基层的担当,也为村民共建美好家园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实践团将与村民携手,持续巩固成果,让“一时美”变为“长久美”,用点滴行动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实践队员郑延祺感悟:当画笔在墙面上勾勒出文明新风的图案,当扫帚扫过街巷扬起尘土,当褪色的标语在重新描摹中焕发新生,我深刻领悟到“青春绘就乡村新貌,劳动书写振兴篇章”的厚重内涵。这场实践,不仅是对乡村环境的重塑,更是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的深度交融。
在墙绘创作中,我们将生态保护、移风易俗等理念化作斑斓色彩,让斑驳的墙面变身传递文明的鲜活载体。反复调配颜料的专注、精心勾勒线条的严谨,每一个创作细节都承载着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清扫劳动时,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坚持、清理死角时的细致入微,让原本杂乱的街巷重归整洁,也让我懂得劳动赋予乡村的不仅是“面子”的焕新,更是“里子”的蜕变。而标语翻新的过程,恰似为乡村发展注入精神力量——褪色的字迹在笔下重新清晰,“振兴”的信念也愈发坚定。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青春最生动的模样:它是艺术创作时迸发的灵感,是劳动实践中挥洒的汗水,更是对乡村振兴使命的主动担当。每一处墙绘的绚丽、每一条街巷的整洁、每一幅标语的醒目,都是青春与劳动交织而成的奋斗注脚。未来,我愿继续以行动为笔、以热情为墨,在乡土大地上书写更多振兴故事,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