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家献智,产业行家献策

       学院聚力谋篇,专业精耕布局

发布日期:2025-07-18

——学院召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专题研讨会

为精准对接实体产业升级需求,深化机电装备类专业产教融合,破解人才培养“供需错位”难题,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机电装备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论证专题研讨会于7月17日隆重举行。来自省内8所高校的学术专家,以及国内13家机电高端装备领域头部企业的产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诊痛点、共谋良策、共享经验。

会议伊始,院长陆学斌教授介绍了智能装备学院的基本情况、学科专业布局规划及办学特色与亮点,清晰阐述了机电装备类专业要紧紧锚定产业发展前沿,锁定企业核心能力需求,加快构建“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为产业升级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逻辑。

随后,专业负责教师李峰、张荣及李巧红分别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论证进行汇报。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聚焦机电装备类专业“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面临的挑战:

如何提升专业吸引力,优化招生策略?

如何依据产业技术变革动态调整专业方向与内容?

如何强化师资解决企业关键技术瓶颈的工程实践与研发能力?

如何拓展高质量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满意度?

与会专家热烈讨论、集思广益,针对共性难题与院校个性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方案。会议达成核心共识:机电装备类专业必须构建“目标定位精准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对接岗位群)、评价标准多元化(引入企业、行业、竞赛等多维评价)”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兰州工业学院副校长马宏锋教授指出,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亟需打破学科壁垒,强化机械、电子、控制、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电系统设计、调试与优化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甘肃省工业设计行业技术中心主任苏建宁教授对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提出建议,针对专业建设,要做好差异化发展,做好产品设计专业和学院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未来向装备、交通、信息产品设计发展。

瑞亚智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建富从产教融合视角强调,高校需平衡“硬技能”(如先进设备操作、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与“软技能”(如沟通协作、项目管理、创新思维)培养,满足企业多元化人才需求。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业务总监伍平高度肯定了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论证。他强调,该专业培养应从传统的以电脑单一结构设计为主,升级为更注重控制系统开发和核心算法优化能力的培养,以契合产业前沿需求,推动行业进步。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智能装备学院专业建设锚定了航向、凝聚了合力。未来,学院将以论证成果为支点,撬动专业建设向纵深突破——把专家智见转化为改革实效,将产业需求嵌入培养全链路,在机械、电气、机器人等领域锻造“产学研创用”融合标杆。通过校准育人坐标、淬炼学生核心素养,全力培育适配智能装备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让专业建设既扎根当下教育沃土,更托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以扎实步履书写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奋进篇章。